卷八百七十三 ◎休征部二
○地
地
《礼》曰:地不爱其宝。
《符瑞图》曰:地得其性,不震摇也。
《祥瑞图》曰:王者益土地,则社稷及市中地长。
山
《管子》曰:霸王之主兴,则升山之神见。
《休子》曰:少皞生於稚华之渚,渚一旦化为山,郁郁葱葱焉。
湖
《吴志》曰:孙皓天玺中,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来草秽壅塞,今更开通。长老传言:此湖塞,天下大乱;此湖开,天下宁。
河
《北齐书》曰:武帝大宁二年,齐州黄河清,改河清元年。
《隋书》曰:炀帝大业三年,武阳言河水清。
《唐书》曰:贞观十四年,陕州奏:界内二百馀里正月元日河水变清,四日乃止。
又曰:高宗永徽五年六月,济州黄河清十六里。
又曰:肃宗乾元二年,岚州言:黄河三十里清如井水。十月,李光弼破史思明众五万。
《易乾凿度》曰:圣人受命,瑞应先见於河,河水清。
又曰:孔子云:"天之将降嘉应,河水清变为白,白变为赤,赤变为黑,黑变为黄,各三日。"(郑玄曰:圣王为政治之所致。)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土而王,其政太平,则河溓。(宋均曰:溓,不决不溢也,谓溓然不盛也。溓,勒兼切。)
《符瑞图》曰:河溓者,河水清也。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循天命而行,天道四通,则河出龙图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光武从邯郸避王郎兵,南至下曲阳滹沲河,道吏还言:"河水流澌,无船不可渡。"左右皆惶畏为王郎所及。上命王霸前往视之,实然。霸念还言惊众,虽不可渡,且临水止尚阻,即白"冰坚可渡"。士众大喜,上大笑曰:"果妄言也。"比至河,流澌冰合可履,马欲僵,以囊盛沙布冰上。既度未数里,冰陷也。
海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出而王道通移,则海不扬鸿波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水而王,其政和平,则江海著其神象。(宋均曰:神不见,但著象而已,青黄赤白玄,水具有此色焉。)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摇光则海出明珠。
洛
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沛国陈宣,字子建。建武十年,洛水出造津城门,或欲筑塞之,宣谏曰:"昔王尊正身,金堤水退,况圣主耶?"言未绝而水去。
《尚书中候》曰:尧沉壁於洛,赤光起。
又曰:武王沉璧,青云浮洛。
《易乾凿度》曰:帝德之盛,应於洛水先温,九日乃寒,五日变为五色玄黄。
水
《陈书》曰:高祖至南康破蔡路养、李迁仕。赣石旧有二十四滩,多巨石,行旅者以为难。高祖之发也,水暴起,三百里石皆没。
《唐书》曰:武德元年七月,新丰鹦鹉谷水清。世传此水清,天下平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土而王,其政太平,则蒙水出於山。(宋均曰:蒙,小水也。出可溉灌,生无不植也。)
《异苑》曰:临淄牛山下有女水。齐人谚曰:"世治则女水流,世乱则女水竭。"慕容超时幹涸弥载,暨宋武薄伐而激洪波。
醴泉
《礼》曰:地出醴泉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光武中元元年祠长陵还,醴泉出。京师饮之者,痼疾皆差也。
《唐书》曰:贞观二十三年,肃州醴泉出,有文石五彩盖泉。
《尚书中候》曰:醴,甘也,取名醴酒。
又曰:尧砥德匪懈,醴泉出。
又曰:文命盛德,俊乂在官,醴泉出山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醴泉味甘,王政和可贵,故水甘也。
《礼稽命征》曰:王者刑杀当罪,赏赐当功,得礼之仪,则醴泉出。(阙庭也。)
又曰:王者得礼之制,则泽谷之中白泉出,饮之使寿长。
《礼含文嘉》曰:神农修德,作耒耨,地应以醴泉。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君德应阳,则醴泉出焉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旋星得则醴泉出。
《春秋感精符》曰:德沦於地则醴泉出焉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渊泉,则醴泉出。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醴泉者,水之精也,味甘如醴。泉出流所及,草木皆茂,饮之令人寿也。
又曰:理讼得所,醴泉出於京师,有仙人以爵酌之。
《白虎通》曰:德至渊泉则醴泉涌。醴泉者,美泉也,状如醴酒,可以养老也。
《鹖冠子》曰:圣人德上及太宁,中及万灵,则醴泉出。
徐整《正历》曰:黄帝上时,以醴泉为浆。
井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清净则浪井出,有仙人主之。
《典略》曰:浪井者,不凿自成之井。
池
《唐书》曰:大历八年,解州安邑两池生乳盐,后赐号宝应灵庆池。
土
《左传》曰:晋文公过卫,卫文公不礼。出於五鹿,乞食於野,野人与之块。公子欲鞭之,子犯曰:"天赐也。"稽首受而载之。
《史记》曰:黄帝时有土瑞,故以土德。
王庚温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德温远方,则物化为土。
《蜀王本纪》曰:蜀王猎於褒谷,秦王以金一笥遗蜀。报以礼物,尽化为土,秦王大怒。臣下拜贺曰:"土者,地也,今秦当有蜀矣。"
社
《汉书》曰:昌邑王门社有枯树复生枝叶,后宣帝立。
《晋书》曰:武帝时,洛阳太社中有青气,占者以为东莞后当有天子。东莞王改封琅琊王,江东之应也。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里社鸣,此里有圣人。其呴,百姓归之。(呴,鸣之怒者。汤起放桀时有此祥。呴,呼后切。)
石
《汉书》曰:昭帝时,太山莱芜山匈匈有数千声。民视之,有大石自立,高一丈五尺,大三十八围,入地深八尺,三石为足立。后有白鸟数千集其旁。宣帝中兴之瑞也。
《唐书》曰:贞观十九年,陕州有石理成文,曰:"李君王",三字甚明。又曰:永征二年,蓝田县令田仁注献瑞石,文理成字,曰:"天安永得立。"
《祥瑞图》曰:张掖之柳谷有石,始见於建安,成形於黄初,文备於太和。(建安、黄初、太和,皆年号。)其石状像龟,嶷然盘峙,广一丈六尺,长一丈七尺,周围五丈馀,苍质。麟凤龙马,炳燠成形,文字粲然。斯盖大晋受终,圣德兼该之应也。
《魏氏春秋》曰:明帝青龙三年,张掖删丹县金山玄川溢涌,宝石负图,状象灵龟,立于川西。有石马七,其一仙人骑之,其一羁绊,其五有形而不善成。有玉匣关阖於前,上有玉字,玉玦二,玉璜一。又有麒麟在东,凤凰在南,白虎在西,牺牛在北,马自中布列。南方有字,曰"大讨曹金但取之"。此司马氏革运之征。
《瑞应图》曰:碧石玉者,玩弄之物不用则出。
《礼稽命征》曰:王者得礼之制,则泽谷之中乃生白石。
又曰:王者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尊卑有别,则石生於泽也。
《礼含文嘉》曰:内外之制,各得其宜,则山泽出龟宝石。
○草
△莆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莆,王者不征滋味,庖厨不逾深盛,则生於厨。一名倚扇,一名实闾,一名倚。生如莲,枝多叶少,根如丝转而生风,主於饮食清凉,驱杀虫蝇。舜时生於厨。又尧时冬死夏生。又舜时生於厨及阶左。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君臣和,得道叶度中,则莆生於庖厨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山陵,则阜出莆。(宋均注曰:文典备则莆应也。)
华苹
《祥瑞图》曰:双莲为苹。
又曰:华苹者,其枝正平,王者德刚则仰,弱则低。
又曰:王者政令均,则华苹生。
《孝比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於地,则华苹感而生。
朱草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朱草,草之精也,圣人之德无所不至则生。
又曰:朱草者,百草之精也,王者德无所不通、四方有歌咏之声则生。
《大戴礼》曰:朱草日生一叶,至十六日落一叶,周而复始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王者德下究地之厚,则朱草生。
又曰:帝命周公践祚,朱草畅生。
《尚书中候》曰:文命咸得俊乂在官,则朱草在郊。
又曰:尧德清平,比隆伏羲,故朱草生郊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火而王,其政颂平,则地生朱草。
《春秋感精符》曰:王者德洽於地,则朱草生,食之令人不老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枢星则朱草生。
《春秋繁露》曰:君劝农事,无夺民时,使之岁不过三日,行十一之税,进经术之士,开阊阖,通障塞,恩及草木,则朱草生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草木,则朱草生。
《后汉书》曰:光武时,朱草生于水涯。
《晋书》曰:武帝时朱草生。
《白虎通》曰:朱草,赤色也,可以染绛,别成黼黻之服,列为尊卑之差。
《淮南子》曰:太清之世,四时不失其序,日月扬光,五星循轨,则朱草生。
《抱朴子》曰:朱草,状似小桑,裁长三四尺,枝叶皆赤,茎如珊瑚,生名山岭石之下。刻之汁流如血,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,立可丸为泥。以金投中,名曰金浆。以玉投之,名曰玉酿,服之皆长生也。
《鹖冠子》曰:圣王德上及太清,下及太宁,中及万灵,则朱草生。
《魏略》曰:文帝欲受禅,朱草生於文昌殿侧。
蓂荚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蓂荚者,叶圆而五色,一名历荚。十五叶,日生一叶,从朔至望毕;从十六日毁一叶,至晦而尽。月小则一叶卷而不落。圣明之瑞也,人君德合乾坤则生。
《祥瑞图》曰:蓂荚,尧时生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周公辅幼主,不矜功,则蓂荚生。
《尚书中候》曰:周公作乐而治,蓂荚生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老人星临国,则蓂荚生。
又曰:箕星得则蓂荚生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於地,则蓂荚生。
《风俗通》曰:按《孝经》说,古太平,蓂荚生阶。其味酸,王者取以调味,后以醯醢代之。
徐整《正历》曰:黄帝之时,以蓂荚者,瑞草也,盖神灵之嘉应也。
《白虎通》曰:王者考历得其分度,则蓂生於阶。荚者,树名也。
嘉谷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嘉禾,五谷之长,盛德之精也。文者则二本而同秀,质者则同本而异秀。此夏、殷时嘉禾也。
又曰:周时嘉禾,三年本同穗异,贯桑而生,其穗盈箱。生於唐叔之国,以献,周公曰:"此嘉禾也,太和气之所生焉,此文王之德。"乃献文王之庙。
《书》曰:唐叔得禾,异亩同颖,各一陇合为一穗。献之天子,王命周公作《嘉禾》篇。
《尚书中候》曰:嘉禾,茎长五尺,三十五穗。
《礼含文嘉》曰:神农作耒耨,天应以嘉禾。
又曰:绥五车,明五礼,则五禾应以大丰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人君乘土而王,其政升平,则嘉谷并生。
《诗含神雾》曰:尧时嘉禾七茎,连三十五穗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旋星得,嘉禾液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於地,则嘉禾生。
《周书》曰:神农时,天雨粟,神农耕而种之,然后五谷兴,以助果实。
《汉书》曰:宣帝时,嘉谷降于郡国。
《后汉书》曰:安帝时,九真嘉禾生,五百六十本,七百六十八穗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济阳县舍,时有嘉禾,一茎九穗,县境大熟,因名曰秀。
又曰:章帝时,嘉禾、嘉麦日月不绝。
《魏志》曰:文帝欲受禅,郡国三嘉禾生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元帝初藉,蒿草悉成禾。
沈约《宋书》曰:文帝时,醴湖生嘉粟,一茎九穗。
又曰: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,嘉禾生华林园,十株七百穗。
又曰:孝武帝大明元年,嘉禾生清暑殿鸱尾中,一株六穗。
《齐书》曰:武帝时,固始县嘉禾一茎五穗。新蔡又获一茎九穗、一茎七穗。
《梁起居注》曰:大同六年九月,始平献嘉禾,一茎十七穗。
《白虎通》曰:嘉禾者,太和之为美瑞者也。
《晋征祥说》曰:王者盛德则嘉禾生。嘉禾者,仁卉也,其大盈箱,一稃二米。国政质则同本而异颖,国政文则同颖而异本。
《唐书》曰:开元十九年,扬州奏穞生稻二百一十五顷,再熟稻一千八百顷,其粒与常稻无异。(穞音旅。)
又曰:大中二年,福建进瑞粟十五茎,茎有五六穗。
又曰:大中六年,淮南节度使杜悰奏:海陵、高邮两县百姓於宫河中漉得异米,煮食,呼为圣米。
秬鬯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秬鬯者,三隅之黍,一稃三米,王者宗庙修则生。
又曰:昭穆序,祭祠,宰人咸有敬谨礼容之节、威仪之美,则秬鬯生。
又曰:王者节敬依礼度,亲疏有别,则秬鬯生。
又曰:黄帝时,南夷乘白鹿来献秬鬯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於地,则秬鬯生。
福草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宗庙至敬,则福草生於庙。(一云礼草。)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木而王,其政升平,则福草生庙中。(宋均曰:庙中生草,盖福草也。即朱草之别名。可以染祭服,故应仁孝而生庙中。)
福并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福并,瑞草生。王者有德则福并生。
威蕤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礼备则威蕤生。
又曰:王者爱人伦,则威蕤生於殿前。
屈轶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屈轶者,太平之代生於庭,有佞人则草指之。
延嘉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延嘉,王者有德则见。
又曰:王孝道行则延嘉生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天子至德属于四海,则延嘉生。
紫达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紫达者,王者仁义行则常见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土而王,其政太平,则紫达常生。
芝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慈仁则芝草生,食之令人延年。
又曰:王者宠近耆老,养有道,则芝荚生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摇光得则陵出玄芝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王者德至於草木,则芝草生。
《汉书》曰:武帝元封六年,甘泉宫内产芝草,九茎连叶。宣帝神雀元年,金芝九茎,产于涵德殿铜池中。(如淳曰:铜池,承霤也。晋灼曰:以铜作池。韦昭曰:以铜饰池边也。)
《后汉书》曰:明帝时,郡国上芝英。
又曰:章帝建初三年,零陵献芝草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桓帝时,芝草生中黄藏府。
《宋书》曰:顺帝时,临城县生紫芝。
《齐书》曰:武帝时,襄阳获紫芝。
《隋书》曰:开皇十九年,朱雀等十六门生芝草。
《唐书》曰:贞观十七年,安礼门御榻产灵芝五茎。又皇太子寝室中产素芝十四茎,悉为龙凤之状。
又曰:贞观十七年,滁州言:所部川源遍生芝草,百寮及雍州父老上表,固请封禅。
《唐春秋》曰:贞观十九年,雍州李树生芝英,赤盖紫光,色鲜丽。司徒长孙无忌与官方岳上表请封禅,不许。
又曰:天宝七载三月,大同殿柱础产玉芝两茎。
又曰:肃宗上元二年甲辰,延英殿御座梁上玉芝生,一茎三花。御制《灵芝诗》,以示群下。
又曰:上元二年九月壬午朔,皇后奏含晖院生金芝。
《大同起居注》曰:九年,金芝二十八茎生于殿庭,少府卿萧介以闻。
《古今注》曰:汉武时,甘泉殿房内产芝,九茎连叶。作《芝房》之歌。
《白虎通》曰:王者德至於山则芝实茂。
孙整《长历》曰:黄帝以五芝为房名。
《瑞令记》曰:食芝延年不终,与真人同。
《论衡》曰:建初三年,零陵泉陵县女子博宁宅内生芝草五本,茎叶紫色。太守沈酆遣门下掾奉献,皇帝悦怿。
又曰:芝草一年三华,食之令人眉寿庆世,盖仙人之所食。
又曰:紫芝者,其栽如豆。
缪袭《神芝赞》曰:青龙元年,神芝产于长平之习阳,许昌典农中郎蒋充奉表以闻。其色丹紫,其质光耀。上别为三干,分为九枝,散为三十六茎。委绥连属,有似珊瑚之状。考图按谱,盖美乎前代矣。
兰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金而王,其政和平,则兰常生。(宋均曰:兰生,主给和调也。)
茅
《史记》曰:齐桓公欲封禅,管仲曰:"古之封禅,鄗上之黍,北里之禾,所以为盛;江淮之间,有一茅三脊,所以为藉。"
《周书》曰:成王时,奇干献茅,其头若雄雉,佩之不昧。
《宋书》曰:孝武时,三脊茅生石头西岸,江夏王义恭表劝封禅。
《唐书》曰:麟德元年,亳州奏:老君庙侧生三脊茅。
蒿
《大戴礼》曰:周时德泽洽和,蒿大可以为宫柱,曰蒿宫。此天子之路寝也。
○木
△木
《礼稽命征》曰:王者得礼之制,则泽谷之中生赤木。
又曰:王者得礼之宜,则宗庙生祥木。
《地镜图》曰:国治益地,则木生水上。
又曰:国理君喜,则树木忽自大。
京房《易传》曰:君有德生圣子,则木生屋上及朝庭。
又曰:君德强且高昌,则木生城胁,一尺围已上,长数丈,此谓城强。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德化洽,八方合为一家,则木连理。
又曰:王者不失民心则木连理。
《汉书》曰:武帝幸雍,得奇木,枝旁出复合,上异之。终军曰:"众枝内附,示无外也,殆将有削左衽而蒙化者。"
《后汉书》曰:明帝永安十七年,甘露仍降,树枝内附,(仍,频也。内附,谓木连理也。)西南夷哀牢、儋耳、僬侥、盘木、白狼、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,西域诸国遣子入侍。
《宋书》曰:文帝元嘉中,有、栎二树连理。
《隋书》曰:盩厔县献连理树,植之宫庭。
《唐书》曰:贞观十八年,山南献木连理,交错玲珑,有同罗日,一丈之干并枝者二十馀所。
又曰:二十一年,玉华宫李树连理,隔涧合枝。
《白虎通》曰:王者德至草木,则木连理也。
《晋中兴征祥说》曰:王者德泽纯洽,八方同一,则木连理。连理者,或枝还合,或两树合共。
曹植《魏德论》曰:皇树嘉德,风靡云披。有木连理,别干同枝。将承大同,应天之规。
《唐书》曰:兴元元年八月,亳州真源县大空寺李树,植来十四年,长一丈八尺,今秋忽上耸高六尺,周回似盖,九十馀尺。
宾连阔达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王者庶嫡有序,男女有别,则宾连阅生於房。一名宾连达,一名宾连阔。生於房室,象御妃有节也。
《白虎通》曰:宾连阔达者,树名也,其状连累相承。
平露
孙氏《瑞应图》曰:平露者,如盖,生於庭,以知四方之政。王者不私人以官则生。若东方政不平则西低,北方政不平则南低,西方政不平则东低,南方政不平则北低,四方政不出,其根若丝。一曰平两。
又曰:平两者,如盖,以知四方。王者政平则生。
《白虎通》曰:王者使贤不肖位不逾,则平露生庭。平露者,树名也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八百七十四 ◎咎徵部一
○叙咎徵
《易》曰:履霜坚冰至。《文言》曰:积善之家,必有馀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馀殃。
又曰:吉凶悔吝,生乎动者也。
《尚书·洪范》曰:咎徵:曰狂,恒雨若;僣,恒阳若;豫,恒燠若;急,恒寒若;蒙,恒风若。
《左传》曰:初,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,内蛇死。六年而厉公入。公闻之,问於申繻曰:"犹有妖乎?"对曰:"人之所忌,其气焰以取之,妖由人兴也。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。人弃常,则妖兴,故有妖。"
《易是类谋》曰:斗机绝纲,玉衡拨,摄提亡。(郑玄注曰:斗机绝纲,斗者,天中之精;天失其平,故斗机绝纲,玉衡拨也。摄提者,斗前之星,为斗施政教,布之八野。今斗失其政,故摄提亦为之亡不见。)五星合,狼弧张,昼视无日,虹拈峦煌;夜视无月,彗孛蒋蒋。(此皆属乾。乾多为天,天失其主,故着天者皆失其正也。)当藏者出,当出者消,危处易期。(当藏者出,解昼视无日,虹拈峦煌也。当出者消,解夜视无月也。是为危处易期。)太山失金鸡,西岳亡玉羊。(太山失金鸡者,箕星亡也。箕者为风,风动鸡鸣。今期候者亡,故鸡亦亡。西岳亡玉羊者,狼星亡。狼在於末为羊也。)天卑地高,雷喧公行,(天下雷同,喧公行,无所畏也。)星昼奔,牟痗光,上无乾,下无常。天昧昧,履践冰。(上无乾,乾气不正,故下无常。天昧昧,喻不明也。昼视无日,夜视无月,何明之有乎?履践冰者,峻急之法行,被其刑也。)民衣雾,主吸霜。(民衣雾,佞政行,被其毒也。主吸霜,被阴毒,将害躬也。)间可倚杵於何藏。(解上天卑地高。天地相去,其间才可倚一杵耳。或言枚,其意同。)不知夏,不知冬,不见父,不见兄。(所以然者,以天卑地高,尊卑失列,故卑为父兄,尊为子弟也。)望之漠漠,视之茫茫,群党假威,出坐玉床。(小人群党假王者威权。坐於玉床者,王之床也。)
《尚书大传》曰:田猎不兽,饮食不享,出入不节,夺民农时,及有奸谋,则木不曲直。弃法律,逐功臣,杀太子,以妾为妻,则火不炎上。好治宫室,饰台榭,内淫乱,犯亲戚,侮父兄,则稼穑不成。好攻战,轻百姓,饰城郭,侵边境,则金不从革。简宗庙,不祷祠,废祭祠,逆天时,则水不润下。
又曰:爰用五事,建用皇极。一曰貌,貌之不恭,是谓不枢。厥咎狂,厥罚常雨,厥极恶。时则有龟孽,时则有鸡祸。次二曰言,言之不从,是谓不乂。厥咎僣,厥罚常阳,厥极忧。时则有诗妖妖,时则有介虫之孽,时则有犬祸。次三曰视,视之不明,是谓不哲。厥咎豫,厥罚常燠,厥极疾。时则有草妖,时则有倮虫之孽。次四曰听,听之不聪,是谓不谋。厥咎急,厥罚常寒,厥极贫。时则有鼓妖,时则有豕祸。次五曰始,思之不容,是谓不圣。厥咎雾,厥罚常风,厥极凶、短折。时则有脂夜之妖,时则有华孽,时则有牛祸。王之不极,是谓不建。厥咎雾,厥罚常阴,厥极弱。时则有射妖,时则有龙蛇之孽,时则有马祸,时则有日月乱行、星辰逆行。
《洪范五行传》曰:凡有所害谓之灾。无所害而异於常谓之异。故灾为已至,异为方来。
《家语》曰:孔子曰:"天灾地妖,所以儆人主也;寤梦徵怪,所以儆人臣也。灾妖不胜善政,怪梦不胜善行。"
《六韬》曰:武王伐殷,得二丈夫,而问之曰:"殷国之将亡,亦有妖灾乎?"其一人对曰:"有。殷国常雨血雨石,大者如瓮,小者如箕。常六月雨雪,深尺馀。"其一人对曰:"是非殷国之大妖也。殷国之大妖四十七章:殷君喜时人,喜以人饴虎,喜割人心,喜时孕妇,喜时人之父、孤人之子;喜刑祸;喜以信为欺,欺者为忠,忠谏者不赏;以君子为下,小人为上,以佞辩为相,为政急令暴取,万民愁苦;好田猎毕弋、走狗饰马;喜修池台;宫七十有三所,大宫百里;善为酒池糟丘,而牛饮者三千人;喜听谗用誉,无功者赏;无尺丈、无锱铢、无秤衡、无功赏、无罪诛。此殷国之妖也。"
《白虎通》曰:灾异者何也?灾之为言伤也,随事而诛;异之为言怪也,先发感动。何以言?灾者,有所害也。
《说苑》曰:赵简子问於翟封馀曰:"吾闻翟雨虻穀三日,雨血三日,马生牛,牛生马,信乎?"曰:"信。"简子曰:"灾足亡国乎?"封曰:"雨虻穀三日,虻风之所飘也;雨血三日,鸷鸟击於上也;马生牛,牛生马,杂收也。此非翟之灾也。"简子曰:"然则翟之妖奚也?"对曰:"其君幼弱,其大臣比党以求禄,其百官肆断而无常,其政令不竟而数改,此其妖也。"
京氏《别对灾异》曰:五穀无实何?君无仁德,臣怀叛戾,华饰虚举,荐贤实不相副,内为苏秦之行,外以夷、齐之语,故致五穀多无实。朝无贤,害气伤穑不收,国大饥。其救也,选明经,举茂才,改往修来,退韧影很,施恩行惠,赏赐劳臣,此灾及销矣。
○天
《左传·宣下》曰:天反时为灾。
又曰:定公玄年,诸侯之大夫城成周,三旬而毕,乃归诸侯之戍。齐高张后,不从诸侯。晋女叔宽曰:"周苌弘、齐高张皆将不免。"苌弘瓮屿,(天既厌周德,苌弘欲迁都以延其祚,故曰瓮屿。)高子违人。天之所坏,不可支也;众之所为,不可奸也"。(为哀三年周人杀苌弘,六年高张来鲁。)
○天裂
京氏《易妖占》曰:天裂,阳不足,下害上之像。天裂见人,兵起国亡;天开槛邂,流血滂滂。
《晋书》曰:惠帝玄康中,天西北裂。时人主昏暗,贾后专政。
又曰:太安中,天裂为二,声如雷。是时长沙王奉帝出拒成都王颖,河间王颙迭威专命,僣乱之像。
又曰:成帝咸和四年冬,天裂西北。时苏峻之子以万人入吴兴,天下有兵,关中转乱。明年,石勒僣位。
又曰:穆帝昇平五年,天裂,广数丈,声如雷。
又曰:哀帝初即位,天中裂,广三四丈,声如雷,野雉皆雊。时帝荒疾,不识万机,太后临朝,桓温专政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前赵刘曜建玄初,天裂,广一丈,长五十馀丈。时四方交战。
《隋书》曰:梁武帝太清中,天裂西北,长十丈,阔二丈,光出如电,声如雷。明年,侯景陷台城。
○天开
《汉志》曰:惠帝二年,天开东北,长二十馀丈,广十丈。后有吕后废二少帝,诸吕作乱。
萧子显《齐书》曰:齐东昏侯永玄中,夜天开,黄色明照。顷有物,绛色,如小瓮,渐大如仓廪,声如雷,坠太湖,野雉皆雊。其年东昏见废。
《隋书》曰:陈后主至德初,天开西北至东南,其内有黄杂色,声如雷。后年章大宝举毙薮陈,竟国亡。
○天光
《竹书纪年》曰:周昭王末年,夜有五色光贯紫微。其年,王南巡不返。
《汉书》曰:成帝匈坑玄年四月,无云有雷,声光四下,至昏乃止。
《晋书》曰:穆帝永和十年,前凉张祚之玄年正月,夜,天有光如车盖。明年,祚被杀。
《宋书》曰:文帝玄嘉十八年七月,天有黄光洞烛。至二十二年,太子詹事范晔反,伏诛。
○天崩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后凉麟嘉五年,天崩,有声若雷,久之乃止。
又曰:前赵刘聪麟嘉三年,天崩,声若雷,久乃止。是岁聪死。
○天鸣
京氏《易妖占》曰:天有悬车之声,人主忧。
又曰:《易传》曰:"万民劳,厥妖天鸣。"
《晋书》曰:武帝末,天东有声如雷。
又曰:玄帝太兴玄年,天鸣东南,有声如风水相薄。三年,天又鸣。其后王敦入石头,王师败绩。玄帝屈辱,制於强臣。
《陈书》曰:梁武帝天监时,有声如雷,二。是岁交州刺史李凯举毙薮。后年,又西北隆隆有声如雷,赤气至地。是岁盗杀东莞、琅琊太守。中大通年,西南有声如雷,其年北凉州刺史简钦反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前凉张骏时,晋建兴十七年八月,天有大声,下震地。孟池县人夜怪室如昼,时起视,见西北开有门,光明照地。至二十二年,逊於重华。
又曰:南燕六年,天鸣。是年桓玄废其主自立,称大楚。
又曰:前秦符坚建玄十四年,天鼓鸣。至二十年,坚为姚苌所杀。
《隋书》曰:北齐文宣天保年中,天西南有声如雷。时帝不恤国政,大兴师旅。
又曰:后主武平末年,后主东遁至青州。是日西方有声如雷。是月为周师所擒。
又曰:周宣帝建德年,天西北有声如雷。未几,吐谷浑大寇边。
又曰:陈宣帝太建十二年,天有声如风水相击,三夜乃止。
又曰:后主初即位,八月,天有声如风水相击。俄又如之。九月夜,天东北有声如虫飞,渐移西北。至德玄年正月,天东南有声如虫飞,后降於隋。
《隋书》曰:开皇二十年四月,天有声如泻水,自南而北。六月,秦王俊薨。
《河图稽命徵》曰:帝刘即位百七十年,太阴在庚辰,江充诡蒲颁,天鸣地坼。
○四时
《礼记·月令》曰:孟春行夏令,则雨水不时,草木早落,国时有恐;行秋令,则民有大疫,猋风暴雨总至,藜莠蓬蒿并兴;行冬令,则水潦为败,雪霜大挚,首种不入。仲春行秋令,则其国大冰,寒气总至,寇戎来征;行冬令,则阳气不胜,麦乃不熟,民多相掠;行夏令,则国乃大旱,暖气早来,虫暝为害。季春行冬令,则寒气时发,草木皆肃,国有大恐;行夏令,则人多疾疫,时雨不降,山陵不收;行秋令,则天多沉阴,淫雨早降,兵革并起。孟夏行秋令,则苦雨数来,五穀不滋,四鄙入保;行冬令,则草木早枯,后乃大水,败其城郭;行春令,则蝗虫为灾,暴风来格,秀草不实。仲夏行冬令,则雹冻伤穀,道路不通,暴兵来至;行春令,则五穀晚熟,百螣时起,其国乃饥;行秋令,则草木零落,果实早成,民殃於疫。季夏行春令,则穀实鲜落,国多风咳,民乃迁徙;行秋令,则丘隰水潦,禾稼不熟,乃多女灾;行冬令,则风气不时,鹰隼早鸷,四鄙入保。孟秋行冬令,则阴气大胜,介虫败穀,戎兵乃来;行春令,则其国乃旱,阳气复还,五穀无实;行夏令,则其国多火灾,寒热不节,民多疟疾。仲秋行春令,则秋雨不降,草木生荣,国乃有恐;行夏令,则其国大旱,蛰虫不藏,五穀复生;行冬令,则风灾数起,收雷先行,草木死。季秋行夏令,则其国大水,冬藏殃败,民多<鼻九>嚏;行冬令,则国多盗贼,边境不宁,土地分裂;行春令,则暖风来至,民气懈惰,师兴不居。孟冬行春令,则冻闭不密,地气上泄,民多流亡;行夏令,则国多暴风,方冬不寒,蛰虫复出;行秋令,则霜雪不时,小兵时起,土地侵削。仲冬行夏令,则其国乃旱,氛雾冥冥,雷乃发声;行秋令,则天时雨汁,瓜瓠不成,国有大兵;行春令,则虫蝗为败,水泉咸竭,民多疥疠。季冬行秋令,则白露早降,介虫为妖,四鄙入保;行春令,则胎夭多伤,国多固疾,命之曰逆;行夏令,则水潦败国,时雪不降,冰冻消释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八百七十五 ◎咎徵部二
○五星
京氏《易五星占》曰:岁星失度何?人君不仁,春杀无辜,则岁星失度;其救也,慈仁敬让,广恩惠施,无犯四时,则岁星承度。荧惑失度何?人君内无礼法,轻薄房室,外行慢易,敛夺民财,则荧惑失度;其救也,爵贤位德,养幼廪孤,命乐师,趣鞉鼓,合欢欣,荧惑还度,天心得矣。太白失度何?人君薄恩尾殹,懦弱不胜任,则太白失度;其救也,举有义,任威用武,则太白复,兵气消矣。镇星失度何?人君内无仁义,外多华饰,则镇星失度;其救也,治社稷,修明堂,近方直之人,此灾自消也。辰星失度何?人君内无仁义,外多华饰,则辰星失度;其救也,明刑慎罚,审法必中。
《尚书考灵耀》曰:白经天,水决江。(白,太白也。金为水宗,故多水也。)
《春秋玄命苞》曰:肽、毕间为天街,日月星以出入。荧惑守之,道不通,天下危。
又曰:卷舌主口语,荧惑临之,下多乱谋。国君以口舌之害起寇。
又曰:荧惑守轩辕,贵妾争。
又曰:荧惑守宫室,群妃斗。
《汉书·天文志》曰:五星所行,合散犯守、历陵斗蚀、彗孛飞流,皆阴之精,本於地而发於天也。(孟康曰:合,同居也。散,谓五星有变,则其精散为妖星也。犯,七寸之内,光芒相及。陵,相冒过也。蚀,星月相陵,不见者旁,日食也。韦昭曰:白自下往触之曰犯。居其旁曰守。经之为历。相击为斗。张晏曰:彗,所以除旧布新也。孛气似彗。飞流,谓飞星流星也。孟康曰:飞,绝迹而去之。流,光迹相连也。)
又曰:孝昭始玄中,太白入太微,西藩第一星北出,东藩第一星北东下去。太微者,天庭也。太白行其中,宫门当闭,大将被甲兵,邪臣伏诛。后有流星,下燕万载宫极,东去。(李奇曰:极,屋梁也。三辅名为极也。)法曰:"国恐有诛。"其后左将军上官桀、骠骑将军安与长公主、燕刺王谋主乱,咸伏诛。
又曰:建始四年七月,荧惑逾岁星,居其东北半寸所,如连李。时岁星在关星西四尺所,荧惑初从毕口大星东北往,数日至,往疾去迟。占曰:"荧惑与岁星斗,有病君、饥岁。"其后旱伤麦,民食榆皮。诃平二年十月壬申,太皇太后避时昆明东观。
又曰:绥和二年春,荧惑守心。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。
○客星
《左传》曰:昭十年,春,王正月,有星出于婺女。(客星也。)郑裨灶言於子产曰:"七月戊子,晋侯将死。今兹岁在颛顼之虚,(岁,岁星也。颛顼之虚,谓玄枵。)姜氏、任氏实守其地,居其维首,而有妖星焉,告邑姜也。(客星居玄枵之维首。邑姜,齐太公女,晋唐叔之母。星占:婺女为既嫁之女,织女为处女。邑姜,齐之既嫁女。妖星在婺女,齐得岁,故知祸归邑姜。)邑姜,晋之妣也。天以七纪,(二十八宿面七。)戊子,逢公以登,星斯於是乎出,(逢公,殷诸侯居齐地者。逢公将死,妖星出婺女,时非岁星所在,故齐自当祸,而以戊子日卒。)吾是以讥之。"至时,晋平公卒。
《汉书》曰:玄帝初玄玄年四月,客星大如瓜,色青白,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。占曰:"为水饥。"其月渤海水大溢;六月关东大饥,民多饥死;琅邪人相食。二年五月,客星见昴分,居卷舌东可五尺,青白色,炎长三寸。占曰:"天下有妄言者。"其十二月,钜鹿都尉谢君男诈为神人,论死。
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曰:孝安永初四年六月甲子,客星大如李,苍白,芒气长二尺,西南指上阶。星,上阶为三公。后太尉张、禹、司空张敏免官。
又曰:中平五年六月丁卯,客星如三升碗,出贯索,西南行入天市,至尾而消。占曰:"客星入天市,为贵人丧。"
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吴郡周敞,师事京房。为赵显所谮,谓敞曰:"吾死后三十日,客星必出天市,即吾无辜也。"死后果如言。
○孛
《左传》曰:文十四年,有星孛入于北斗。周内史叔服曰:"不出七年,宋、齐、晋之君皆将死乱。"
又曰:昭十七年冬,有星孛于大辰,西及汉。申须曰:"彗,所以除旧布新也。天事恒像,今除于火,火出必布焉,诸侯其有火灾乎?梓慎曰:"往年吾见之,是其徵也,火出而见。今兹火出而章,必火入而伏。其居火也久矣,其与不然乎!火出,於夏为三月,於商为四月,於周为五月。夏数得天,若火作,其四国当之,六物之占,在宋卫郑陈乎?宋,大辰之虚也;陈,大皞之虚也;郑,祝融之虚也。皆火房也。星孛及汉,汉,水祥也。卫,颛顼之虚也,故为帝丘,其星为大水。水,火之牡也,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?水火所以合也。若火入而伏,必以壬午,不过其见之月。"郑裨灶言於子产曰:"宋卫陈郑,将同日火,若我用瓘瓒玉瓒,郑必不火。"钟产弗与。后四国皆火。
《春秋孔演图》曰:海精死,彗星出;(宋均注曰:海精,鲸鱼。)彗星出则国枢橛。
《春秋考异邮》曰:鲸鱼死,彗星合。(宋均注曰:鲸鱼阴物,生於水。今出而死,是时有兵相杀之祥也,故天应之以妖彗也。)
《春秋合诚图》曰:赤彗,火精,如火,曜长七尺。
《孝经钩免攕》曰:周襄王不能事其母弟,彗入斗,亡其度。
《孝经内记》曰:彗星入北斗,祸大起;在三台,臣害君;在太微,君害臣;在天狱,诸侯作祸。彗行所指,其国大恶。彗在月中者,君有德,天下欣心,大丰盛。
《尔雅》曰:彗星为欃(楚缄切。)枪。(楚庚切。)
《河图帝通纪》曰:彗星者,天之旗。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五星散为五色之彗。
《战国策》曰:唐睢谓秦王曰:"专诸刺王僚,彗星袭月。"
《史记》曰:秦始皇十五年,彗星四见,大者八十日,长或竟天。其后秦遂灭六王,并中国,外攘四夷,死人如麻。
《汉书》曰:建玄六年,彗星见。淮南王心怪之,以为上无太子,天下有变,诸侯并争,愈益治攻战具,遂谋反。
又曰:哀帝建平二年二月,彗星出牵牛,日月五星所从起。历数之玄,三正之始,彗而出之,改更之像也。其后卒有王枚蒇国之祸。
《后汉书》曰: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正月,孛星晨见东方二十馀日,夕出西方。纪历五车、东井、五诸侯、文昌、轩辕,入太微,指帝坐。占曰除旧布新之像。
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曰: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,有孛星於张,东南行,五日不见。孛星者,恶气所生,为乱兵;又参然孛焉,兵之类也,故名之曰孛。孛之为名,犹有所伤害,有所妨蔽。或谓之彗星,所以除秽而布新也。张为周地,星孛於张,东南行,即翼、轸之分,翼为楚,楚地将有兵乱。后一年正月,光武起兵舂陵,都雒,居周地,除秽布新之像也。
又曰:孝明永平三年,六月丁卯,彗星出天舡北,长二尺所,稍北行,百三十五日。韧屿舡为水,彗星出之为大水。是岁伊雒水溢,到津城门,坏伊桥,郡七、县三十二皆大水。
又曰:永和六年,二月丁巳,彗星见东方,长六七尺,色青白,西南指营室,及坟墓。营室者,天子常宫,坟墓主死。彗星砌狞蘘向营室,至坟墓,不出五六年,天下有大丧。
又曰:光和玄年八月,彗星出亢池,入天市中,长数尺,稍长至五六丈,赤色,经历十馀宿,八十馀日,乃消於天苑中,彗除天市,将徙帝,将易都。至初平玄年,献帝迁都长安。
又曰:孝献建安九年十月,有星孛于东井与鬼魁,入轩辕太微。十一年正月,有孛于斗,首在斗中,尾贯紫宫,及北辰。占曰:"彗扫太微、紫宫,人主易位。"其后魏文帝受禅。十二月辛卯,有星孛于鹑尾,荆州分也。时荆州牧刘表专据荆州,从事周群以为荆州牧将死而失士。明年秋,表卒,以小子琮自代。曹公将攻荆州,琮惧,举军诣公降。
《晏子春秋》曰:景公谓晏子曰:"彗星向吾国,我是以悲。"晏子曰:"君穿池欲深广,为台欲高大,诛戮如仇雠,孛又将至,彗星容可拒乎?"惧,缓刑罚。三十七日彗去。
《尉缭子》曰:昔楚将军子心与齐人战,未合,夜彗星出,柄在齐,所在胜,不可击。子心曰:"彗星何知!"明日与齐人战大破之。
《淮南子》曰:鲸鱼死而彗星出。
○天狗
《占》曰:狗者,守御之类;天狗所降,以戒守御也。出入无时,下则有伏尸流血。其流星坠地有声,野雉皆鸣,或群狗皆吠,或流散化为云。一曰:流星有声如雷,下地中,一曰:无云而雷。一曰:星赤白有光,下地为狗,狗无足。一曰:如火光炎撤觎,其上瓮下地如数顷田。一曰:大流星,其有光,见人而坠,尾烖有足。一曰:星状如奔星,有声,望之如火。一曰:其色白,其荧荧如遗火状。皆曰天狗。天狗所下之处,万人伏尸,狗食血;戍下之邑,大兵起,国易攻,人相食,千里流血,四方相射,破军杀将,兵丧并起,国破灭已。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太白散为天狗,主候兵。
《洪范五行传》曰:七国植跌战於梁地,故天狗先降梁垒,见以其像也。狗者,守御之类也,所降以戒守御也。
《史记》曰:秦孝公十二年,星昼坠有声。至十七年,秦、韩大战,擒晋惠王。
又《天官书》曰:天狗,状大如奔星,有声。其止地类狗,地望之如火光,炎炎撤觎,其下圆如数顷田,处上瓮见则有黄色。千里破军杀将。(《洪范五行传》同。)
《汉书·天文志》曰:孝昭玄平玄年二月乙酉,祥云如狗,赤色,长尾,三枚,夹汉西行。
《汉书星行占》曰:太白散为天狗,为卒起。卒起,枷无时。四月,昌邑王贺行淫僻,大将军霍光白皇太后废贺。
又曰:成帝缓和玄年四月,日晡时,天有星,殷如雷声,有流星如缶,长十馀丈,皎然赤白,从日下东南去,或如盂,或如鸡子,熠熠如雨,下至地止。郡国皆言星陨为王者失势、诸侯起怖戤异。其后王莽专政篡位。
又曰:哀帝建平玄年正月,日出时,有物着天,白,广如一匹布,长四丈馀,西南行,声如雷,一刻止,名曰天狗。
《后汉书》曰:光武建武十一年春,有流星大如日,从太微出,入北斗魁中第六星,色白,旁有小星射者十馀枚,后有声如雷,顷止。斗魁主杀伐,是年吴汉、臧宫破公孙述於成都。十二年春,有大星如缶,出柳,西南行入弧。将灭时分为十馀段,如遗火状。须臾,有声殷殷如雷。柳为周,弧为秦蜀。是年,使大司马吴汉从洛阳发南阳卒,溯江而上,击蜀白帝公孙述数万人。
又曰:中玄玄年冬,有大流星从西南向东北行,有声如雷。其年中郎将窦固将西征。
又曰:顺帝永和三年,有流星大如斗,从西北东行,长八九尺,赤黄,有声隆隆如雷。是时,大将军梁商与常侍张逵、曹腾、孟贲等争权,矫制收腾。顺帝寤,逵等奔走,或自刺,或解貂蝉投草中。逃亡之应。
《汉献帝春秋》曰:初平四年六月,流星起织女,东南行天市中。蛇行有尾,长七八丈,色赤照地。又流星如斛,长六七丈,小者六七枚随之,光照地。又流星西北行,有声如雷,望之如火,照地。是曰天狗。
《晋书》曰:惠帝永兴玄年七月,流星,有声。二年,又有星陨,有声。后二年,怀帝、愍帝蒙尘,刘玄海、石勒攻掠,遂亡中夏。
又曰:怀帝永嘉玄年,有大流星如日,自南流於东北,小者如斗相随。天尽赤,有声如雷。是年汲桑煞东燕王腾。明年,刘玄海僣号。
又曰:穆帝永和十年,流星大如斗,色赤黄,出织女,没造父,有声如雷。其年慕容俊据临漳,诸将奔散。
又曰:海西公大和四年十月,有大流星西下,有声如雷。明年,广汉妖贼李弘反,自称圣王。又慕容暐克邺,尽有其地。明年,桓温废帝。
又曰:孝武太玄十三年,天狗东北下,有声。占曰:此交战流血。是后慕容垂、翟辽、姚苌、符登、慕容永并阻兵争强。
《宋书》曰:后废帝玄徽五年四月,星陨於东南,有声如雷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后赵石勒建平四年,有流星大如尾,足形,自北极西南流,五十馀丈,光明烛地,坠於河,声闻九百馀里。其年,石勒死,而季龙杀勒诸子而篡位。
《隋书》曰:北齐孝昭皇建二年十月,天狗下於郿山。於其下讲武厌之,帝将至,有兔惊马,帝肥,坠马而死。
又曰:武成清河三年春,天狗南流,下宋地彭城。其年,妖人反於邺,入北城,劫太师彭王浟为主,浟不从,见害。
又曰:周宣王大像玄年五月,有流星大如二斗器,云从太微端门流入,有声如翻旗。其月,静帝立,隋公杨坚专政,俄而禅位。
又曰:静帝大定玄年七月,有大流星如斗,出五车,东北流,光明烛地。是月,赵王招越王盛以谋执政,被诛。
又曰: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八月,夜有大流星如斗,出王良阁道,声如颓墙。其日又有大流星如瓮,出羽林,有声。明年,帝幸江都,天下大乱。
《山海经》曰:金门之山有赤犬,名曰天犬,其所下者有兵。(郭璞症曰:《周书》:"天狗所止地,须臾,光飞天为流星,长数十丈,其疾如风,声如雷,走如电光。"吴楚七国反时吠过梁野。)
《兵书》曰:两敌相望,其云气如牛马状,头低尾仰,曰天狗。勿与战也。
○枉矢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辰星散为枉矢,流所射,可诛。
《河图》曰:枉矢东流,天下恐。
《尚书运授期》曰:白帝掷晡,六十四世,其亡也,枉矢射参。
《尚书中候》曰:夏桀无道,枉矢射。
《洪范五行传》曰:枉矢者,弓矢之像也。枉矢之所触,天下之所伐,灭亡之像也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黄帝行失枢,则枉矢出射所谋。(谋易失枢之王,故以枉矢射之。)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枉矢出,臣不忠。
又曰:枉矢或南或北,无聚众,伐战国。
《论语摘辅像》曰:虚王反度枉矢合。
《史记·天官书》曰:枉矢,类大流星,蛇行而苍黑,望之如有毛羽。
又曰:项羽救钜鹿,枉矢西流,山东遂合从,西坑秦人,屠咸阳。
《说苑》曰:秦二世立,枉矢夜光。俄而天下大乱,二世被杀。
《晋书》曰:武帝玄康四年,枉矢北行竟天。次年,夜,枉矢自北斗魁东南行。占曰:"以乱伐乱。"北斗主杀伐。是后赵脱凶杀司空张华,废贾后。终自屠灭。
又曰:太熙玄年,有枉矢西南流。怀帝永嘉四年,刘聪嘉平三年,星起牵牛,委曲蛇行,入紫宫,其光照地。其年,帝为刘聪所害。后三年,聪死国亡。
又曰:愍帝建兴三年,枉矢自文昌北流,至斗东,如一匹布,绛,蛇行,有手足,因变为云气,如人像,二臂一足。至五年,北平人吴祚聚众千人,立沙门为天子。四年,帝降刘曜。
又曰:玄帝大兴三年,枉矢出虚、危,没翼。大宁二年,王敦杀谯王承及甘卓。
又曰:穆帝昇平二年,枉矢自东南流於西北,其长半天。时所在拥兵,政非己出。
《隋书》曰:齐昏侯永光三年春,枉矢昼见西方,长十馀丈。其年梁武举兵,东昏遇害。
又曰:隋炀帝大业十二年,枉矢二出北斗魁,委曲蛇行,注於南斗。后二年,宇文化及於江都僣号许,王世充於东都杀恭帝,僣号郑。
○蚩尤旗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荧惑散为蚩尤旗,主惑乱。
《河图提刘子》曰:帝将怒,蚩尤出乎四野。
《史记曰·天官书》曰:蚩尤之旗,类彗而后曲像旗,见则王者征伐四方。
《魏志》曰:嘉平四年六月,持节奉法驾迎高贵乡公於玄城,是岁白气经天。大将军司马景王问王肃其故,肃曰:"杆蚩尤之旗也,东南其有乱乎?君若修己以安百姓,则天下乐安者归德,倡乱者先亡矣。"明年,镇东将军毌丘俭、扬州刺史文钦果反。
《皇览·冢墓记》曰: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阙乡城,中高七丈。民常十月祠之。有赤气出如绛,名为蚩尤旗。
○狱汉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填星散为狱汉。
《春秋合诚图》曰:狱汉主逐王。(狱汉,填星精所为。)
《史记·天官书》曰:狱汉星,(孟康曰:青中赤下,有三彗纵横,亦镇星之精,一名威汉也。)出正北,北方之野,星去地可六丈,大而赤,数动,察掷晷青。所出非其方,其下有兵冲不利。
○五残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镇星散为五残,主奔亡。
《春秋合诚图》曰:五残主出亡。
《春秋考异邮》曰:五残,类辰星,有角,见则政在伯。
《史记·天官书》曰:五残星,出正东,东方之野,星状类辰星,去地可五六七丈。所出非其方,其下有兵,冲不利。
《山海经》曰:西王母是司天之五残。
○国皇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岁星之精流为国皇,主内难。
《春秋考异邮》曰:国皇,大而赤,类南极,见则兵起,天下急。(宋均注曰:南极,老人星也。)
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曰:灵帝光和中,国皇见东南角,去地一二丈,如炬火,十馀日。占曰:"国皇为内乱,外兵丧。"其后黄巾张角、何进、袁绍、董卓乱,燔烧宫室,迁西京。
○格泽
《广雅》曰:格泽,妖气。
《史记·天官书》曰:格泽星者,如炎火之状,黄白,起地而上,下大上兑。其见,不种而获,不有土功,必有大咎。
○旬始
《河图稽耀钩》曰:填星散为旬始,主招横。
《春秋合诚图》曰:旬始主争兵。
《春秋考异邮》曰:旬始照,其下必有灭主。
《广雅》曰:旬始,妖气也。
《史记·天官书》曰:旬始出於北斗旁,状如雄鸡,其色青黑,像伏鳖。
《楚辞·远游》曰:重阳入帝宫兮,造旬始而观清都。
司马相如《大人赋》曰:重旬始以为惨。(孟康曰:旬始,气,如雄鸡,在北斗旁,悬如葆卜,以为十二旒。惨,音所御切。)
○营头
《占》曰:流星昼行,亡君之戒。一曰:流星昼名营头,营头而下,流血滂滂。一曰:有云如坏山堕,所谓营头之星。其所堕,复军流血。
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曰:王莽地皇四年,遣王寻、王邑将兵至昆阳,围城数重。昼有云气,如坏山堕军上,军人皆厌,所谓营头之星也。占曰:"营头之所堕,其下复军流血三千里。"是时,光武将兵数千人赴救昆阳,击赌瞢。会天大风,飞屋瓦,雨如注水,赌瞢乱败,死者数万人。
《晋书》曰:惠帝太安二年,星昼流,矢北下,光变白,有声如雷。占曰:"为营首,营首所在,其下有大乱流血。"
又曰:穆帝永和八年,日未入,有流星大如三斗魁,从辰已上东南行,在箕斗间。占曰:"营首之下,流血滂沱。"是年,慕容俊称大燕,攻伐无已。
○汉
《诗推度灾》曰:逆天地,绝人伦,则天汉灭见。
《史记·天官书》曰:汉者,金之散气,蒲熬曰十汉,中星多则水少,即旱。
《竹书纪年》曰:晋定公六年,汉不见于天。
○蓬星
《汉书·天文志》曰:孝景中三年六月壬戌,蓬星见西南,在房南,大如二升器,色白;癸亥,在心东北;甲子,在尾北;丁卯,在箕北。近汉稍小,且去时大如桃,壬申去,凡十日。占曰:"蓬星出,必有乱臣。"房心间,天子宫也。是时梁王欲为汉嗣,使人杀汉诤臣袁盎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太玄二十年九月,有蓬星如粉絮,东行历女、虚危,及哭星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八百七十六 ◎咎徵部三
○风
《尚书·洪范》曰:咎徵,曰蒙,恒风若。(君行蒙暗,则常风顺之。)
《礼记·月令》曰:孟春行夏令,飘风暴雨总至。季秋行春令,则暖风来至。
京房《易传》曰:后专拜,厥风疾而树不摇;不循道,厥风不摇草。
京房《别对灾异》曰:回风起何?风者,天之号令也,当直而正,普而不偏。佞人众,君迷惑,则回风起。不救,则致逆风起。其救也,用公直,黜邪枉,此灾消矣。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疾风拔木,谗臣恣,忠臣辱。
《史记》曰:殷纣末年,大风飘牛马,坏屋,拔树飞飏数十里,周灭之。
又曰:秦始皇二十八年,渡淮至衡山,浮江至湘,遇大风。博士云:"尧女舜妻葬於此。"始皇怒,使刑人三千伐湘山树。明年,东游至博浪沙中,为盗所惊,乃令天下大索焉。
又曰:项羽背约,都彭城,汉祖伐之,围汉三重。大风从西北起,折木发屋,楚军大乱。
《汉书》曰:吕后崩。后,吕产执北军,朱虚侯刘章入宫卫帝。见产廷中,遂击产。走,大风起,从官莫敢斗,章逐产杀之。
又曰:昭帝时,燕王旦都蓟,大风拔宫树十六,吹坏城楼。王反,伏诛。
又曰:济北王兴居反,始举兵,大风从东吹其旌旗,飞上,堕城西纠晷,马皆悲鸣不进。李廓切谏,王不听。俄而兵败自杀。
又曰:平帝玄始四年冬,大风吹长安城门,屋瓦尽。
又曰:王莽天凤年中,大风拔树飞北阙,城门屋瓦缘边。大饥,人相食。
又曰:地皇四年,大风毁脱蟹门。其年,司徒王寻、司空王邑守昆阳,光武起兵南阳,至昆阳攻之。大风雷,屋瓦皆飞,雨下如注,滍川盛溢,寻、邑乘死人而渡。王寻见杀,军人皆散走。王邑还长安,莽败,俱杀之。
《后汉书》曰:安帝时,京师大风,拔南郊梓树九十六。后,海贼张伯路略九郡。
《魏略》曰:正始玄年,商风大起数十日,发屋拔树,动太家鼏。痘泽正大会,风又甚,倾杯案,曹爽将诛之徵。毌丘俭反,景脱惺众征之。
《晋书》曰:吴孙权太玄初,大风,江海涌溢,平地水深八尺,拔高陵树二千株,动吴城两门,瓦飞落。是时赋役繁重,明年权死。
又曰:孙休永安玄年十二月,孙綝出屯武昌。卫士施朔告綝欲反,綝闻之大惧。是夜,大风四转五复,发屋折木,扬沙石。綝益恐,明日腊会,称疾。休强起之,不得已,乃至会,张布、丁奉自左右缚之,綝叩头请为奴,不许,乃杀之。
又曰:孙皓末年狂暴,丞相陆抗与大司马丁奉谋欲废皓。太史令陈苗奏:久阴不雨,风气回逆,将有阴谋。皓深惊惧,抗遂寝其事。
又曰:晋武帝咸宁三年八月,大风拔木,暴寒且冰。其年,吴将孙慎入江夏。太康末,京都风,发屋拔木。
又曰:惠帝永康中,六月飘风,吹贾谧朝衣飞数百丈。明年,谧诛。其年十一月,京都大风,发屋折木。十二月,愍怀太子幽於金墉。
又曰:永康玄年四月,张华舍飖风起,折木,飞缯轴六七枚。是月,赵脱凶矫制废贾后,害张华、裴頠等。
又曰:赵脱凶篡位,改玄建始。祠太庙,风暴起,黄尘四合。其年伦诛。
又曰:玄帝永昌中,大风,拔木坏屋,拔御道柳百馀株。时王敦害尚书刁协、仆射周顗等。
又曰:成帝时,刘胤镇寻阳,有回风从端愦,入胤舡中,西出。状如匹练,长五六丈。术人戴洋曰:"有刀兵死丧之乱。"顷,胤为郭默所害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王澄在荆州,率众军次江陵之东,堂皇北,救国难。飘风折其节。后为王敦所杀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桓玄入建康宫,逆风迅激,旌旗不立,仪饰一皆倾偃。是月酷寒,此日尤甚,"急,恒寒若"之应也。出游门外,飘风飞其仪盖。
又曰:符坚三年,长安大风,坚宫中树悉拔。是岁王猛死。
沉约《宋书》曰:孝武帝大明七年,风吹初宁陵隧口,左标折。锺山通天台新成,飞倒散落山涧。
又曰:徐羡之。文帝初作扬州,有摽风自西明门,须臾入城,直至厅前,绕帽及席,遥远云际。寻,羡之为文帝所诛。
又曰:文帝玄嘉九年,寿阳骤雨,有回风云雾,广三十步,从南来,至城西,回散灭。当其冲者,室、树木皆摧到倒。其年,晋宁太守爨松子反。
又曰:玄嘉三十年正月朔,上会群臣於太家鼏。有大风拔木,雷电晦冥,冻杀牛马及人。明年,太子劭逆也。
又曰:孝武时,柳太尉乘车行,还,於庭中洗车。有大风从门而入,直来冲车。有声,车盖复向天。其年明帝立,合门被杀。
又曰:竟陵王诞,文帝子。孝武时镇京口,夜大风,吹落屋瓦,城门鹿床倒复。及镇广陵,将入城,冲风暴起。俄而反,伏诛。
又曰:顺帝昇明二年,飘风起建康县,吹帛一匹入云。风止,下於御道上。俄而宋授禅,其君为匹夫之像。
《齐书》曰:明帝建武末,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。齐,木行,东,木位,其衰乎!至东昏侯立,狂乱被害。
又曰:东昏侯宝卷永玄玄年,始安王遥光知政。入城,有飘风飘仪伞出城外。少日而反,被杀。
又曰:撮螺景围台城,有一五色幡,风吹飞翔在云中,半日乃下。众见皆惊怪,相谓曰:幡者事当翻复。数日,惠景败。
《隋书》曰:梁武帝太清二年九月,邵陵脱汹出顿丘下。其日,天色阴惨,风尘萧瑟,咸以出军不祥。十一月,纶至江,遇风亟,溺,人马多损。
又曰:大宝玄年,邵陵携脱汹出镇南浦,僣拟施幄帐。无何,风起吹投於江。后为侯景将任约所袭,纶败走保汝南,为魏将侯万通所攻,城陷被杀。
又曰:玄帝承圣三年,帝观讲武於津阳门。风雨总集,普天昏暗,旗帜飘乱。帝趋驾而回,无复次序还宫。至城,风雨随息,窃惊。俄为魏军所执,送岳阳杀之。
又曰:玄帝徐妃初嫁夕,车至州西,疾风大起,发屋折木。无何,雪霰交下,帷帘皆白。及还之日,又大雷,震西州厅两柱碎。以为不祥。妃竟以淫秽自杀。
又曰:梁岳阳王詧,昭明太子之子,西魏立为梁王。其年至江陵结营,夜疾风甚雨,水平地数尺。其月,詧乃夜遁,为诸蛮断於山路,坠马,仅得脱。
又曰:侯景港梁,拜南郊,登坛,大风拔木,物尽吹散。见者莫不惊骇。俄而景被杀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北燕冯跋太平二十一年二月,飘风入征南大将军上党公姚昭宅,至於司徒中山公宅而散。上党公家人问太史闵尚,曰:"风者天之号令,所以吹尘去秽,除奸慝之祸。"至二十二年,跋弟弘篡立,以姚昭为大司马。昭贪暴,其子肇谏曰:"阁人不闻飘风之怪乎?"昭不纳。明年,冯弘杀昭并诸子侄四十馀人。
又曰:前秦符生寿光玄年,长安大风,发屋拔树,行人颠顿。宫中奔扰,或称贼至,门昼闭,五日乃止。生推告贼者杀之,刳出其心。左光禄大夫强平谏曰:"玄正盛晓,日有蚀之,正阳神朔风昏大起,愿陛下务养玄玄。"生大怒,凿其顶而杀之。
又曰:符坚建玄十八年三月,大风吹坏长安西门,拔宫中大树倒根於上。至二十一年,坚为姚苌所杀。
又曰:李期玉恒四年三月,大风拔树发屋。四月,为李寿所杀。
又曰:蜀李寿汉兴三年二月,大风暴雨,睁狞怗门。至六年,寿死,子势立。三年,为晋将桓温所灭。
又曰:前赵刘曜,葬其父母,费用亿计,发掘古冢,暴骸原野,哭声盈衢。大霖雨,震曜父墓门屋,大风飘发其父寝堂于外垣五十馀步。松柏众木,植已成林,至是悉枯死。曜竟为石勒所擒。
又曰:刘曜末年,与石季龙对军,不抚士众,专与嬖臣博饮。左右谏之,以为妖言,斩之。大风拔木,昏雾四塞。须臾见擒。
又曰:前凉张玄静四年六月,大风、震雷、晦冥,宫中雨水深四尺。时宋混兄弟擅权,玄静虚坐而已。
《后魏书》曰:孝文太和中,安定王祯出为湘州刺史。至日,暴风大雨,冻死者数十。是月,祯发背死。后宣武延昌三年,章武王熙除湘州刺史。七月入理,其日大风雨,冻死者二十馀人,驴马冻死数十。熙闻祖父祯前事,心甚恶之。俄而举毙薮,伏诛。
《北齐书》曰:后主天统年,大风昼晦,发屋拔木。和士开谮赵王睿生,坐死。士开出入宫掖,胡太后幸之。琅琊王俨矫诏杀士开於南台,俨伏诛。
又曰:后主末年,安德王延宗邺下宅被风吹,其厅栋榱相连,置外数百步。后主败,王亦被擒,入周,赐死。
《陈书》曰:陈文帝天嘉三年,梁永嘉王将司空王琳与陈将侯祯对军,其日东北风吹琳舟舰,琳军大败。
又曰:天嘉六年,大风西南吹灵台侯楼倒。
又曰:后主至德年,风吹朱雀门倒。又祯明年,大雨,风自西北激涛水入石头城。时后主昏,诛谏臣沉客卿。明年,陈亡。
又曰:隋文帝开皇中,宫都大风,发屋拔木。时独孤皇后干预政事,后宫多有滥死,又杨素邪佞。
又曰:开皇末,秦州商胡乘骡遇暴风,飘上空数百丈,俄而坠下,人骡俱碎。时晋王广矫诈取媚,谋危太子勇,勇竟废,死。立广为太子。
《淮南子》曰:人主之精通於天,故诛暴则多飘风。
○暴风
京房《易妖占》曰:狱吏暴害,人臣专政,暴风折木。
又曰:暴风折柱,邑大忧;暴风木折,吹草上屋,且有急令;独禄风入宫,人主死;飘数相从入殿门,有凶、疾、忧,以此亡;飘留君门一日一夜不去,乱兵在门。独禄风者,回转风也。
京房《别对灾异》曰:狂风发,何?人君政教无法,为下所逆,则致狂风发泄。其救也,修政教,聘贤士,狂风消矣。
又曰:人君贼罚良善,政教无常,使命数变,则致暴风,折木、发屋、鸣瓦,或害杀人。其救也,修旧典,任忠臣,思过自改,则风灾消。
《六韬》曰:人主好田猎毕弋,则岁多大风,飘牛马,发屋拔木,民人飞扬数十里。
《汉书》曰:文帝时,吴暴风雨,坏城门。吴王濞反,卒服诛。其年楚王都彭城,大风毁市门,杀人。后王与吴王濞谋反同诛。
京房曰:"众逆同志,暴风将起。"
《晋书》曰:孝武太玄二年春,暴风,折木发屋。夏,又暴风,扬沙石。三年,又暴风,折木发屋。时符坚强盛。
又曰:安帝玄兴初,夜,大风雨,大航门飞落。明年,桓玄篡位。
沉约《宋书》曰:前废帝义符时,正月朔朝,暴风发殿前,会席废酗数十丈。至五月,帝废为苜眶王。
《梁书》曰:昭明太子孙栋,简文大宝二年八月为侯景废,栋时与妃张氏锄菜,而法驾至,惊惧而泣,升辇。及即位,升武德殿,备陈文物於庭。有暴风自端愦,吹旌旗悉倒。又有回风从地踊起,折竿翻飞华盖,经出端门不见。陪列者惊骇,时人知其不终。十一月,景废栋,景乃篡位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南燕慕容超僣位,祠南郊。揭趍坛,大风暴起,天地昼昏,行宫羽仪皆坏裂。后超为晋将刘裕所灭,斩於建康市。
又曰:慕容盛建平玄年八月,暴风拔阙前七树大。其月,步兵校尉马勒谋反伏诛。至长乐三年,盛为段缵子泰所杀。
又曰:后燕慕容垂遣太子宝伐魏,次参合。忽大风,黑气状若堤防,临复军上。沙门支昙猛言於宝曰:"风气暴逆,魏军将至,宜遣兵御之。"宝笑而不纳。俄黄雾四塞,日月晦冥,魏师至,三军奔溃。其年垂死。
又曰:石季龙死,子遵立。其月,夜暴风拔树,震电雨雹。俄而遵见杀。
《隋书》曰:太子勇朝高祖於仁寿宫,还至歧山,偕妃玄氏止於周太王庙,因纵骑猎。须臾,暴风折树,雨雪深至人膝,天晦冥,咫尺不相见。妃因心痛,再宿而死。勇后废为庶人,炀帝杀之。
又曰:太子勇废,立晋王为皇太子。当受册,高祖曰:"吾以大兴公成帝业。"令出舍大兴县。其夜,烈风大雪,地裂山崩,民舍多坏,死者百馀。
又曰:炀帝大业十四年三月在江都,蜀王秀囚於右骁勇营。暴风吹尘昼昏,识者大以为异。秀谓防者曰:"吾生年已来,未见斯变,亡国之祸,应在旦夕。"其日夜,宇文化及、司马德戡、裴乾通反。
《唐书》曰:玄宗天宝十一年,潼关口女娲墓因风雨失所在。后至肃宗乾玄二年五月一日,其墓复旧。
○黑风
《后魏书》曰:世祖太常玄年二月,京师有黑风竟天,广五十馀丈。其年四月,沮渠蒙逊寇张掖。
《古今五行志》曰:大业十三年二月,李密於巩县南设坛,刑白马祭天,称魏公,置僚佐,改玄。升坛时,有黑风从坛北暴至,吹密衣冠,及僚属皆匍匐於坛下。沙尘暗天,咫尺不相见,良久,息。贼军恶之。俄而密败。
○赤风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天赤,有大风,发屋折木,兵大起,行千里。
《汉书》曰:建玄四年夏,有风赤如血,六月旱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张天锡十一年,有赤风,昏暗。至十三年,符坚灭之。
○雷
《古今五行记》曰:夏桀末年,雷震杀人。其年汤放之。
《左传》曰:僖公十五年九月晦,震夷怖戤庙。董仲舒以为:"夷伯,季氏之陪臣,不当有庙,明绝去僣差之类。"
《河图》曰:臣僣奢,下犯主,则雷电击庙。
京氏《易五星占》曰:雷霆杀人何?夫雷,天拒难之折冲也。人君承用节度,即雷风以节;暴行威福,则雷霆杀人。其救也,议狱缓死,则灾销矣。
京房《别对灾异》曰:雷鸣连而不绝者何?夫雷鸣万里惧,今鸣不绝,此谓人君行政事,民不恐惧也,故致游雷之灾。雷当先电而鸣,今雷电俱出,或鸣而后电,何?此谓执法者贪所致灾也。
《后汉书》曰:桓帝建和三年六月,雷震宪陵寝屋。先是,太后听兄梁冀,擅杀李固、杜乔。
《魏志》曰:明帝景初中,洛阳水桥同日俱震。时劳役大起。
《古今五行记》曰:吴孙权赤乌八年夏,雷震宫门柱,又击南津桥。至十三年,废太子和,立子亮。
又曰:晋惠帝永康初六月,震崇阳陵标西南五百步,标破。时贾后陷害大臣,终见杀。
《晋中兴书·徵祥说》曰:玄兴三年,永安王皇后至自巴防,将设威仪入宫,天大雷震,人马多死。
沉约《宋书》曰:玄嘉十四年,震初宁陵标,四破至地。十七年,废大将军彭城王义康。
《后魏书》曰:太祖天赐六年,震天安殿东序。帝恶之,令佐校以冲车攻殿东西两序屋,毁之。
《唐书》曰:太宗贞观十一年四月,震乾玄殿前槐树。
○冬雷
京房《易妖占》曰:天冬雷,地必震。教令挠则冬雷,民饥。
《汉书》曰:昭帝五年十一月,大雷震。十二月,丞相王薨。
《后汉书》曰:安帝永初六年十月,郡国大雷。延光四年十月,郡国凡三十雷。时邓太后专政,帝不亲万机。
《晋书》曰:吴孙亮建兴初十二月,大风雷。亮见废。
又曰:愍帝建兴初十一月,大雨,雷震。刘向以雷二月出,八月入,于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,失节之异。是时九州幅裂。至四年,帝降,刘曜害之。
《晋中兴书·徵祥说》曰:太兴玄年十一月,京都雷震。凡未应雷而雷,皆恒燠也。
又曰:昇平三年十一月,雷。时皇太后临朝,政舒缓也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后赵录》曰:建武十三年十二月,雷,大雨霖。石虎问佛图澄:"杆何灾也?"澄曰:"其为我耳。"至戊子而卒。
又曰:前秦符登攻姚苌。冬,大雷姚苌营,杀七人。苌军大败。
○霹雳
《春秋合诚图》曰:霹雳击於宫殿者,妃后争政。
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霹雳击宫,君精泄,下有谋起。(宋均曰:君精泄,去也。)
《春秋繁露》曰:王言不从,则金不从革,而秋多霹雳。霹雳者,金气也,其音商,故应之。
《续晋阳秋》曰:太玄五年,霹雳含章殿四柱,杀内侍二人。
《晋朝杂事》曰:玄康七年,霹雳破高禖石。占曰:贾后将杀愍怀。
《赵书》曰:前石时,暴风雷雨,霹雳云台,坏署。妇人震死,瘗之,三日重霹雳,出之。
蔡邕《封事》曰:臣闻天降灾异,缘像而至。霹雳数发,殆刑诛繁多之所生。
○无云而雷
《洪范五行传》曰:秦二世玄年,无云而雷。雷,阳也;云,阴也。有云然后有雷,有臣然后有君。无云而雷,亦君独处,无民臣也。
《史记》曰:晋庄伯八年,无云而雷。十年,庄伯以曲沃叛。
又曰:幽公十二年,无云而雷。至十八年,晋夫人秦嬴贼君於高寝。
又曰:秦二世时,无云而雷。二世不恤,天下有怨叛之心。是岁陈胜起兵,天下乱。
《汉书》曰:武帝征和四年,天清晏无云,有雷,声闻四百里。至后年,侍中莽何罗反。
又曰:成帝匈坑玄年夏,无云而雷,光耀四照,昏乃止。是岁,赵飞燕害后宫皇子。
《后汉书》曰:献帝初平四年,无云而雷。时天下大兵,人民相食。
《晋书》曰:惠帝太安二年四月,诸将立李特子雄为王。八月,天中裂为二,无云而雷。成都王颖举兵,逼京师。
又曰:太安二年,无云而雷。其年,张方入京,烧服御,死者万计。石超逼帝幸於缑氏,王师不利,大饥,人相食。
《梁书》曰:大通六年十二月,西南无云,有声如雷,至地。是年,魏分为二,东西各主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曰:张重华三十九年十月,无云而雷,声皆东南引。四十一年,重华死,子曜灵立,为叔祚篡之。
又曰:南燕慕容超太上二年,无云而雷。七年,为晋将刘裕所杀。
《隋书》曰:文帝开皇二十年二月,无云而雷。四月,有声如泻水,自南而北。
又曰:无云而雷,其年,立晋王广为太子,皇太子勇废为庶人。(立晋王为太子。)
《唐书》曰:则天时,宗楚客以佞幸为内史。受命之日,无云而雷声震裂。未周岁而诛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